莽山·五指峰
莽山·五指峰景區(qū),地形地貌以山地為主,地勢險峻,擁有獨特的地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,包括顯著的斷層、褶皺以及豐富的巖石類型。水文特征顯著,溪流縱橫,瀑布眾多。氣候類型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。植被覆蓋率高,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,包含多種珍稀植物。坐擁大莽山核心精華景觀,內(nèi)有五指峰、金鞭大峽谷、金鞭神柱、摩天嶺、天臺山、觀音古寺及萬壽塔等數(shù)十個景點。 “中國南脊·湘粵莽山”——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、中國南方動植物基因庫、南嶺山脈花崗巖地質(zhì)山體。湖南省面積最大國家森林公園,擁有湖南省第二個“張家界”“小黃山”的稱號。
主要景點:
五指峰索道(指峰飛渡)
五指峰索道是奧地利進口、采用的全球最新一代控制系統(tǒng)。索道全長3.7千米,全國單線最長;每小時客運量達2000人,全國功率最大;全球索道極限高差,達1000米。 懸空棧道(云棧漫步)
云棧漫步總長約8千米,是中國南方最長的懸空棧道海拔在1400米至1600米之間,兩層棧道,兩臺垂直觀光電梯,上下連接,全程無障礙觀光環(huán)線。天臺山景區(qū)位于莽山的東北方,由三座海拔1700米以上的高峰和一個大峽谷構(gòu)成,左邊的這座山,叫摩天嶺;右邊的這座,叫天臺峰,1757米,被稱為“中南第一險”;中間的這座,叫觀音崖;三峰鼎立的中間,就是金鞭大峽谷,這里有金鞭神柱、東天門等景點。 金鞭大峽谷(金鞭攬勝)
大峽谷平均深度1500余米,最高達1700余米,總面積3000余畝。谷內(nèi)云霧繚繞,奇峰怪石、奇花異草與珍禽異獸眾多。金鞭神柱高約120米,直徑約20米,是莽山的標志性景觀,代表其奇峰怪石。2001年,金鞭神柱被選為全國首次發(fā)行的地方風光郵資圖案信封之一。
東天門(東門迎祥)
觀音崖與摩天嶺兩座山峰相對而立,高聳入云,形如兩道天門,寬處約30米,窄處僅10米,仰望之下,天空僅見一線。因其地理位置位于金鞭大峽谷及莽山景區(qū)的最東端,故得名“東天門”。傳說中,東天門由東極青華大帝太乙天尊鎮(zhèn)守,當?shù)赜性诖思腊萜矶\的傳統(tǒng)。
小天臺電梯(天梯觀海)
小天臺電梯位于天臺山小天臺觀景臺旁,運行高度約110米,最大承重1600千克,最大載客量26人,最大運行速度2米\秒,最快運行時間約1分鐘,既可輕松穿越上下棧道,更可俯瞰整個金鞭大峽谷,仰望天臺峰。
七星崖(七星斗日)
相傳盤古開天前,南斗七星與北斗七星相對,致天地混沌。盤古開天后摘去南斗七星,僅留北斗指北,南斗七星則落于此地,成為莽山觀賞日出日落的最佳地點。
摩天嶺電梯(摩天望粵)
摩天嶺電梯是由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量身打造,位于“中南第二險”摩天嶺山腰的懸崖峭壁上,運行高度140米,承重1600千克,載客26人,速度2米/秒,最快1分鐘穿越棧道,可賞七星崖、摩天嶺美景,展現(xiàn)“莽山秀水”之美。
大天臺(天臺探險)
天臺峰,又稱天臺第一峰,被譽為“中南第一險”,垂直落差達300米。登頂可俯瞰深谷,環(huán)顧四周則山峰如海浪般壯觀。有言“不登第一險,不曾見莽山”。此外,天臺峰也是瑤民求雨之地,相傳古時百姓在此祭拜并扔下黑狗后,即降暴雨,此后求雨多靈驗。
天臺寺(觀音禮佛)
天臺山形似巨龍,東天門為其雙角,龍額鼻梁處建有觀音古寺,后更名為回龍寺,位于海拔1600米處,環(huán)境幽美,視野開闊。西漢初年,此地已有人居住,佛教興盛后,僧人建觀音寺。明末清初,李自成曾在此休整,寺名改為回龍寺。民國十七年(1928年)初,朱德、陳毅曾在此謀劃湘南起義的年關(guān)暴動。民國十九年(1930年),寺毀于匪禍。1993年,因老尼姑肉身不腐奇聞,回龍寺再為人知。2003年,按舊貌在原址重建回龍寺。
萬壽塔(萬壽祈福)
萬壽塔始建于明代中期,后多次毀壞;現(xiàn)存萬壽塔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修復的。 塔高約9米,塔身最大直徑約1米,八角十一級,空心水泥塔,塔基是一只烏龜,塔基正面陽刻楷書繁體“萬壽塔”三字。據(jù)傳,每次觸摸烏龜的頭頂九次,持續(xù)九年,即可延年益壽。 文化活動
人文歷史
莽山瑤族文化
莽山是南嶺山地一座古老的瑤山,是五嶺民族走廊上一個重要的瑤族聚散地。 據(jù)史料記載,最遲自唐代起瑤族人民就在這里生息繁衍,唐朝大詩人劉禹錫“莫瑤射雁鳴桑弓”“觀莫瑤獵西山”“蠻子歌”就是描寫莽山西山在內(nèi)的南嶺瑤人生產(chǎn)生活風情。莽山瑤族分“過山瑤”和“八排瑤”。他們還保持自己特有的勉瑤語言、傳統(tǒng)音樂藝術(shù)、服飾、樂器、刺繡工藝和風俗習慣,是郴州市瑤族文化保持得最好民族鄉(xiāng)村。 過山瑤:《過山榜》記載:祖源于南京七寶洞會稽山,盤瓠為王(號盤王),瑤人先輩在江浙大地過著魚耕生活,直到隋唐時期,被稱為“山越”“越人”“莫徭”。從《盤古大歌》反映瑤人先祖在那里經(jīng)歷了“天地動”“雷落地”“天柱倒“、“洪水發(fā)”等諸多災(zāi)難,又遇到“寅卯二年天大旱”捕魚失火。十二姓瑤人(盤、黃、包、李、沈、鄧、周、趙、胡、馮、雷、唐)。從《愿骨歌》中可以看出過山瑤遷移線路,從浙江會稽山—廣東南海—粵北樂昌連州—湖南莽山。 節(jié)日活動
中國郴州高山杜鵑花節(jié)
2008年初,莽山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冰災(zāi),莽山的森林遭受了很大的破壞,但高山杜鵑以其堅韌不拔的毅力頑強地生存下來。 2008年,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“欣賞冰后杜鵑,感受原始生態(tài)”為主題,成功地舉辦了首屆“中國郴州高山杜鵑花節(jié)”,向世人展示了高山杜鵑花特有的魅力。
文學氛圍
這里也是肥厚的文學沃土,當年那位文學才子古華,慕名進了莽山,就在這片小屋里寫出了《相思女子客店》《爬滿青藤的木屋》等名篇佳作。 特色食品
莽山·五指峰景區(qū)盛產(chǎn)茶葉、苦筍、莽山蕨、百花蜜、磨菇等系列山里食品。
莽山具有獨特的產(chǎn)茶條件和悠久的生產(chǎn)歷史。“莽山銀翠”茶,條索緊結(jié),肥碩,銀毫滿披,栗香濃郁,耐沖泡,得莽山原始生態(tài)靈氣,為中國綠茶中的精品。1996年,該茶獲“湘茶杯”金獎;1997年,被評為“湖南名茶”;1999年、2000年,在湖南農(nóng)博會上連獲金獎。
莽山苦筍又謂之“仙筍”,生長在高寒山區(qū)肥沃原野,內(nèi)含豐富的維生素、蛋白質(zhì)、氨基酸、粗纖維等人體必需的營養(yǎng)成份和微量元素,“苦味性寒”,有消火祛炎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